记者 | 周芳颖
编辑 | 楼婍沁
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,受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,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1905亿元,同比下跌2.5%。这是近10年来,上半年化妆品零售总额首次出现下滑。不过,自3月起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之后,6月,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复苏显著,同比增长8.1%,超过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.1%的增幅。
中信证券亦发布专题报告表示,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,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部疫情影响,但相对而言,美妆赛道较其他可选品稳定性更好、受冲击小,龙头企业表现优秀,且6月行业边际复苏显著。
而且,从月度波动性角度看,化妆品波动性最小,金银珠宝波动性最大,服装类居中。中信证券认为,消费的刚需强弱、对消费场景的依赖度等是造成波动性大小的主因。
显然,化妆品的刚需性,以及对线上渠道的适应性促使其从疫情反复中恢复的速度相对较快。
中信证券预计,贝泰妮、珀莱雅、丸美股份等本土化妆品上市企业第二季度营收均保持增长。
其中,贝泰妮营收及归属净利润预计均同比增长三成,主要受到公司运营总部、物流仓位及合作代工厂在上海及其周边的影响;珀莱雅营收预计同比增长两到三成,但归属净利润增幅在一成到两成之间,主要考虑利润端受到羽感防晒退货事件的一次性影响;丸美股份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-5%到5%,归属净利润下滑幅度收窄至两到三成,其中淘宝、天猫等线上渠道经内部架构调整后实现良性增长。
值得提到的是,贝泰妮近期还发布公告称,将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杭州红杉晟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,其最终所占份额尚待确认。红杉此前是贝泰妮的天使投资人。
根据公告,该红杉基金主要关注科技、医疗健康、消费服务等行业的投资机会。背靠红杉在消费行业的资源经验,加之自身积累的产业认知,贝泰妮显然在进一步寻找薇诺娜品牌之外的第二增长点。
而在美妆行业内,另一个迅速崛起的标杆是以玻尿酸为核心业务的华熙生物。华熙生物在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中披露,其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1.6%及38%。
其中,护肤品牌也成为华熙生物疫情期间抗风险的支柱。
华熙生物在业绩快报中指出,2022 年第二季度,虽然原料业务及医疗终端业务受到新冠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,但是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。同时,从整个上半年来看,原料业务稳步增长,医疗终端业务基本持平,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,功能性食品业务低基数下实现大幅增长。
实际上,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自2020年起开始占据华熙生物营收的半壁江山,而该公司此前的主营业务为玻尿酸的原料业务。据2021年报,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、夸迪、BM肌活和米蓓尔这四大功能性护肤品牌已经突破年收入亿元的规模。其中,润百颜年收入突破十亿元。
还值得注意的是,“敷尔佳”、“可复美”、“创福康”等医用敷料品牌的母公司近期相继开启IPO赛跑。医美赛道热度的攀升带动了相关板块衍生产品公司的前景期望。
而前述品牌均在敷料和护肤品上进行双重布局,或将在未来进一步搅动护肤品市场的格局。根据中信证券近期发布的报告,预计专业级美容护肤品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.1%,至2026年规模约达522亿元。
-leyu·乐鱼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